?厚朴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如果您对?厚朴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文章目录列表:
?厚朴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2.?沉香分消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厚朴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生姜二斤制)十斤,枣一斗六升,丁香皮八两,甘草(炒)十一斤,丁香枝杖十二两,盐(炒)十五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泠,腹痛泄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七分,热服。常服温中顺气,进饮食。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厚朴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厚朴、干姜、阿胶各6克,黄连15克,石榴皮、艾叶各9克。
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厚朴汤--《索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厚朴(姜制)30克,白术150克,半夏曲60克,枳实30克(炒),陈皮(去白)30克,甘草90克(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气滞,大便秘结,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用法用量每服9~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索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厚朴汤--《医彻》卷二
处方厚朴1钱(姜制),枳实1钱(麸炒),莱菔子1钱(焙,研),木香5分,黄芩1钱,广皮1钱,山楂1钱半,豆豉1钱,炙甘草3分,柴胡7分,槟榔1钱。
功能主治痢疾,饮食停滞下积者。
用法用量加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二
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当归(锉,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水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厚朴汤--《医彻》卷一
处方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广皮1钱,山楂2钱,卜子1钱(焙,研),甘草3分(炙),柴胡7分,葛根1钱。
功能主治伤寒夹食。
用法用量加熟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一
厚朴汤--方出《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名见《赤水玄珠》卷二十
处方厚朴(姜汁炒)。
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胀满。月水不通,气滞痞呕,结痰在上,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7片,水煎温服,不拘时候。间服沉香降气汤。
摘录方出《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名见《赤水玄珠》卷二十
厚朴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平胃散去苍术,加茯苓、干姜。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作胀,腹中时痛时止。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厚朴汤--《片玉痘疹》卷十二
处方苍术、陈皮、厚朴(姜汁炒)、猪苓、甘草、大腹皮、茯苓皮。
功能主治脾胃素虚,饮水太多,蓄积于内,所食过度,积热于中,痘后腹膨如鼓,眼胞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因于食者,加神曲、山楂肉、三棱、莪术、枳实;喘者,加葶苈子、杏仁。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厚朴汤--《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苍术、大腹皮、厚朴(姜制)、陈皮、猪苓、木香、茯苓皮。
功能主治痘疹脾虚,湿热内蓄,腹膨如鼓,目胞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因于水者,加泽泻、滑石、车前、葶苈;因于食者,加神曲、山楂、枳实;喘,加葶苈、杏仁。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处方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烟出)2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2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不能食,腹内冷气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温温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忌桃、李、雀肉、大蒜。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厚朴汤--《普济方》卷二○一
处方厚朴4两(炙),桂心5枚,生姜3-4两。
功能主治霍乱。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煎取2升,分3次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
厚朴汤--《普济方》卷一九九
处方厚朴4两(制),甘草6两,干姜2两,陈皮2两。
制法上粗锉,以井花水洗二十一度,以水5升煮干,加桂末3两、炒盐5两,为末。
功能主治健脾胃,散风湿,止恶心腹痛,辟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
厚朴汤--《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厚朴、陈皮、半夏、茯苓、苍术、白术、草果、藿香、南星、芍药、黄耆、粉草、砂仁各等分,人参少、木香少、官桂少。
功能主治气患发热,头疼气急,全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5片,水2盏,枣子2个,煎至1盏,食前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厚朴汤--《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生姜1两,厚朴1两,枣肉1两(以上用水1碗煎干,入粟米粥半盏,同杵为饼子,贴壁上候干,取下焙乾,并后药同研服),缩砂仁(炒)半两,良姜半两,草果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诃子(炮)半两,肉桂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冷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烧盐少许,空心沸汤点下。气实,加青皮半两;虚,加陈皮半两。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厚朴汤--《保命集》卷中
别名厚朴散
处方厚朴(姜制)5两,白术5两,半夏2两,枳实1两(炒),陈皮(去白)2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虚而便秘,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用法用量厚朴散(《普济方》卷三十九)。
摘录《保命集》卷中
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人参1分,粟米(炒)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加生姜2片,同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晨、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厚朴汤--《医宗己任编》卷三
处方厚朴、槟榔、枳实、泽泻、青皮、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痢疾,若初起但觉腹痛,水泻无度。
摘录《医宗己任编》卷三
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炙)3分,大黄(锉,炒)2两,槟榔(锉)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朴消3分,高良姜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胀满,咳嗽。干霍乱。胀满。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厚朴汤--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厚朴3两,黄连3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谷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水3升,煎取1升,空心服。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别名厚朴散
处方厚朴2两(去皮,涂姜汁,炙数遍令香),半夏2两,人参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太阳病,发汗后,腹胀满。
用法用量厚朴散(《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厚朴汤--《圣惠》卷五
处方厚朴4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4两(去芦头),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气滞,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煎成小麦汁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下白 丸。
摘录《圣惠》卷五
厚朴汤--《医心方》卷二十二引《极要方》
处方当归4两,人参3两,厚朴3两,芎?2两,干姜2两。
功能主治妊娠饮食不消,成霍乱,心
?沉香分消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炒卜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卜卜子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卜子是什么中药?2、莱菔子生吃好还是炒熟吃好3、中药中生萝卜籽和炒熟的萝卜籽功效有什么区别?4、吃了炒卜子的中药肚子胀气且咕噜是怎么了5、每日一药——莱菔子卜子是什么中药?萝卜子在中药中又叫做莱菔子,具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的作用。
由于莱菔子具有顺气开郁、消食除胀的作用,尤其善于消面食积滞,又可以行气滞,临床常用于治疗食积气滞的胸闷、腹胀、嗳气、吞酸、泻痢不爽等症。
莱菔子既能消食导积,又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临床也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咳嗽痰多、咳喘气逆、食少难消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莱菔子有收缩胃、十二指肠平滑肌的作用,莱菔子的提取物β-谷甾醇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另外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莱菔子辛散耗气,因此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服。
莱菔子生吃好还是炒熟吃好生莱服子作用上升,可使胃内异物外吐,炒过的叫炒卜子,作用下降,可使胃肠积滞下行。
一升一降作用不一样。
中药中生萝卜籽和炒熟的萝卜籽功效有什么区别?生萝卜籽:味甘、辛,性平。
归肺、脾、胃经。
具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
生萝卜籽能生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以该品为末,温水调服,可宣吐风痰。
炒熟萝卜籽:炒后性降,药性缓和,有香气,可避免生品服后恶心的副作用,并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常用于食积腹泻,气喘咳嗽。
同时炒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
扩展资料
萝卜籽又名莱菔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
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
可用于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生萝卜籽: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
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褐色。
质地坚硬,种仁黄白色,破碎后有油性。
味微苦辛。
炒萝卜籽:萝卜籽鼓起,色泽加深,质脆,内部 ,有香气。
百度百科——萝卜籽
吃了炒卜子的中药肚子胀气且咕噜是怎么了是正常现象。
炒卜子是炒白萝卜籽,有理气、破气功效。
肚子响放几个屁就好了。
每日一药——莱菔子#每日一药?莱菔子?
别名:卜子、芦菔子、萝白子、菜头子
性味归经:辛、甘,平,脾胃肺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
1、用于食积气滞证,尤宜行气消胀
2、用于咳喘痰多证,胸闷食少:尤善治咳喘痰壅,胸闷兼食积者。
3、古方中生用研服治涌吐风痰。
注:生用不开服以涌吐风痰;气虚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冷庐医话》记载:苏州某官之母,偶伤食,且感风寒。
医者均在发散药中加入参、术进补,病加重。
其内侄探视,问其由,知进补之故,就用莱菔子、大黄、槟榔、厚朴三剂而痊愈。
据传,慈禧有一年做寿,游园看戏又品尝各种寿字案的佳肴,一时高兴而吃多,病倒了,精力日衰。
要太医每日给上等人参煎独参汤进行滋补。
开始有效,后来非但不效,反而觉得头胀、胸闷、食欲不佳、爱怒、鼻流血,太医无策,即张榜招贤“凡能医好病者必重赏”。
3天后,有位走方郎中(也有资料说是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慈禧治疗),对皇榜细加琢磨,悟出了太后发病机制,便揭下皇榜。
郎中从药箱中取出了三钱莱菔子,细研后加面粉用茶水拌,做成粒丸子,用锦帕一包呈上,且美其名日“小罗汉丸子”,嘱咐每日服3次,每次1粒。
太后服下1丸止鼻血;2丸下去,除内胀;3丸服下,能吃饭。
太后大喜,赐给郎中一个红顶子(是官衔的标志)。
当时盛传“三钱莱菔子,换了个红顶子”。
莱菔子,性味辛温,宽中下气,善治胸膈风痰,消面类(五谷)食积,历代医药家如朱丹溪、黄宫绣等均认为有“推墙倒壁之功”,降气消导宜炒用。
生服性升,用量稍大或脾胃虚弱者每致涌吐,故生用捣碎冲服可吐膈上风痰。
吾医案中有刘瑞征伤食胃脘痛一例,患者年轻体壮,劳动后食夹生大米饭过饱,以致胃脘满痛难以忍受。
服予方数剂,平胃散、保和丸以及楂曲、麦芽、枳实、槟榔、香砂之类均无效,最后加入炒莱菔子则胀减痛已。
可见此药为消五谷食积之猛将。
?
?炒莱菔子还有一特效作用,即用于人参误补酿成气滞脘胀之证,可用单味莱菔子煎服即效。
如兼有外邪者,可与解表药同用,膈中有热者,佐以黄连,亦可加入小陷胸汤内用之,痛甚者,佐以香附,临床中用之多效。
温病热痰停于胸膈,用生莱菔子擂汁凉开水冲服多效。
?
《成孚民医案医话》?
莱菔子听着好像很不接地气,但其实咱们接地气的很,莱菔子就是萝卜籽呀、就是萝卜的种子~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三子养亲汤”,此方可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这个方子最开始是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者而设的哦
里面也有个温馨的小故事,大概就是有三位读书人来请一名医为他们的父母看病。
老人年纪大了,咳嗽,气不顺,而且有痰。
这可是老人常见的问题。
医者也没有就病开方,而是仔细构思出一个有广泛适用性的方子来,这个方子就是三子养亲汤啦。
其中的三味药都是菜园里常见的的东东:莱菔子(萝卜籽),苏子(紫苏的种子),白芥子(芥菜的种子)。
结局是美好滴,3味药加在一起,把老人的吃喝拉撤以及平时可能有的一些小毛病全管了,最后就流传下来了。
关于炒卜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卜卜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加减五苓散简介,有什么功效?
沉香分消丸--《活人方》卷四
处方大枳壳4两(分4份:苍术1两,萝卜子1两,大茴香1两,干漆炭1两,上4味各炒枳壳1份,以黄脆为度),香附(醋炒)2两,槟榔1两,延胡索(酒浸,炒)1两,三棱2两,蓬术1两(上2味用童便加黑豆30粒浸1昼夜,煮干,炒至黄脆,去豆)。
制法用枳壳、香附等六味为细末,即以苍、卜、茴、漆四味熬浓汁,加少醋调神曲末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膨胀,诸食,诸积,诸痛及肝脾疝痛初起。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空心以米饮汤吞服。
各家论述枳壳有和中化滞,豁痰利气之能,故为君;苍术佐之以渗湿行痰;卜子佐之以消粉面食积;茴香佐之以温消寒气之凝固;干膝佐以消瘀血而杀虫,同香附可以开郁,同槟榔顺气止疼,同延胡和伤行血,同棱、术破积消坚。
摘录《活人方》卷四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经验医库》方之加减五苓散 3.1 组成 3.2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4 《济阴纲目》卷九方之加减五苓散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能主治 4.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5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方之加减五苓散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五苓散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朱氏集验方》卷四方之加减五苓散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8.5 运用 8.6 摘录 9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选方》之加减五苓散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9.4 摘录 10 《辨证录》卷七方之加减五苓散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10.4 摘录 11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方之加减五苓散 11.1 加减五苓散的别名 11.2 组成 11.3 功能主治 11.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11.5 附注 12 《痘疹金镜录》卷一方之加减五苓散 12.1 组成 12.2 功效主治 12.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12.4 运用 13 《万氏女科》卷二方之加减五苓散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3.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14 《医学探骊集》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4.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 14.4 各家论述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五苓散 1 拼音
jiā jiǎn wǔ líng sǎn
2 概述加减五苓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二首。
3 《经验医库》方之加减五苓散 3.1 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干姜、陈皮、紫苏、附子、木香、白芍药、甘草[1]。
3.2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1]。
3.3 功能主治《经验医库》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膀胱经呕吐证,症见小腹胀痛,呕吐,手足微寒,脉沉紧[1]。
4 《济阴纲目》卷九方之加减五苓散 4.1 组成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4.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济阴纲目》卷九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妊娠尿血。
4.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5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方之加减五苓散 5.1 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5.2 功能主治《济阳纲目》卷五十七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5.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5.4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6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 6.1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6.2 制法上药为细末。
6.3 功能主治《冯氏锦囊·杂症》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6.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6.5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7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五苓散 7.1 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7.2 功能主治《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五苓散功在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7.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7.4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8 《朱氏集验方》卷四方之加减五苓散 8.1 处方木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 3钱半。
8.2 制法上药为细末。
8.3 功能主治《朱氏集验方》卷四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肿疾。
8.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8.5 运用如要取水,加甘遂半钱在药内,利35次,又当以匀气药止之。
8.6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9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选方》之加减五苓散 9.1 处方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犀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9.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选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9.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9.4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选方》
10 《辨证录》卷七方之加减五苓散 10.1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10.2 功能主治《辨证录》卷七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10.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4 摘录《辨证录》卷七
11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方之加减五苓散 11.1 加减五苓散的别名五苓散
11.2 组成赤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11.3 功能主治《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11.4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1.5 附注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12 《痘疹金镜录》卷一方之加减五苓散 12.1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12.2 功效主治《痘疹金镜录》卷一方之加减五苓散功在分理阴阳。主治小儿吐泻。
12.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12.4 运用吐泻并作,加藿香、木香、苍术;寒吐寒泻,则乳片不消,下利清白,腹痛,加煨干姜;腹痛,加煨芍药;热吐热泻,则吐利黄水,泻下如筒,加炒黄连、黄芩;久泻,加诃子、肉果;久吐,加丁香;宿食不消,吐泻馊酸猩臭,加山查、神曲、麦芽、枳壳;伤食甚者,加槟榔、草果;小便不利,加滑石;吐泻久而成虚渴,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脾胃受湿,倍加白术、半夏;饮食不进,加益智、大腹皮;虚胀,加卜子、大腹皮;胃口作痛,加草 、沉香、山查;胸膈饱闷,加枳壳;饮食不易消,加枳实;小便自利,去猪苓;生痰,去桂,加橘红;夏月暑泻甚者,加黄连、白扁豆;小腹痛,加盐炒茱萸;胃气不足,加人参、炒黄米、煨芍药。
13 《万氏女科》卷二方之加减五苓散 13.1 组成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肉桂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滑石1钱,灯心19茎。
13.2 功能主治《万氏女科》卷二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初产,生2日艰难者。
13.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长流水顺取煎服,连进。以生为度。
14 《医学探骊集》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 14.1 组成茯苓3钱,黄柏3钱,盐泽泻3钱,车前子4钱(炒),瞿麦3钱,人中白5钱,甘草梢2钱,扁蓄3钱,木通3钱,猪苓4钱,桂心2钱。
14.2 功能主治《医学探骊集》卷五方之加减五苓散主治淋证轻者。
14.3 加减五苓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14.4 各家论述好了,今天关于“?厚朴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厚朴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