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必须知识

admin 中医养生 2023-04-25 09:50:46 0 中医 诊断 疾病 患者

病情复杂多变。医生在千变万化、杂乱的表现中,为了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医的理论和知识,还要遵循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腑与外体表、四肢、五官统一;整个机体和外界环境也统一了,人体一个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某局部;外部有病可由内而入,内脏也有病可外反映;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的活动,脏腑患病也会引起精神活动的异常。另外,疾病的发展与气候和外部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在诊断疾病的时候,首先要把患者的局部疾病看作患者整体的病变,调查其外部及其内部,再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调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也就是说,观察内外、诊察整体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2.辩证的方法

在辩证求因、审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一系列具体表现,综合加以分析,求病的本质和问题所在,从而审因论治。除了所谓辨证求因的“因”、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常规疾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疾病,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法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根据患者临床出现的具体体征要求,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哪里其病程进展和病变机制如何

如果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是进一步询问是否有恶寒头痛,检查是否从疾病之初,是否脉搏浮动,舌苔淡白等,才能初步确定是外感表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如果外感是发热的话,需要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的辩证法。如舌红,口渴,有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这样,详细辩证法,就能对疾病有确实的认识,诊断更准确,在治疗上达到审因论治的高境界。

3.四诊合参

诊断疾病要检查内外,检查全局。对患者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虽说是四诊并用,但并不是全部都是完美的。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地系统地集中收集临床数据,才没有浪费。四诊并行,是因为四诊是从各个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一种诊法而忽略其他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的,《医门法律》称之为“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少的一”。此外,疾病复杂多变,证候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致,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病情的全面、详细的资料,辩证不准确也会产生错误。从病辨证法,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的诊断和证候的判别两方面。例如感冒是病名诊断,它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通过区分病名和证,可以进行适当的治疗。在此,阐明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个概念和关系。疾病是对病情表现特征和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证,即证候是对病变发展对某一阶段病人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得出所得到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种疾病有几种不同的迹象一种迹象在许多疾病中也能看到。

症状是指疾病中发生的生理异常。症状由一系列密切相关的症状组成。它能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但这并不是说不做辨病,而是要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可以做出更可靠的判断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