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医把胃炎归类为胃痛。在辨证论治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专家共识提出7种,简化为2种。
简单的记忆是实证和虚证。实证为肝郁气滞和胃络瘀血。肝不平衡,胃横向翻转引起的胃不适和疼痛。症状主要是上腹部疼痛,疼痛固定或直接从侧面和侧面放射,情绪波动时症状容易加重,虚证主要是脾胃虚寒所致,这是长期饮食不平衡所致。
《黄帝内经》记载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我们后天得到的根,也是身体血气生化的来源。脾胃健康与我们身体各方面密切相关。因此,补脾胃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一、中药、中药
【肝胃不和】
【症状】胃瘘痛、胀气、攻支作痛、痛连胁、嗳气频作、大便不调、情志因素或饮食不注意致痛作、苔藓多薄白。
【治疗】以肝脏疏理气为主
【中药、中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
【脾胃湿热】
【症状】病程绵密,病见胃瘘部胀满,疼痛时作,吵闹不快,口苦粘稠,恶心少,口渴不想喝,大便干,舌头红苔黄腻。
【治疗】以芳香化湿、清热通降为主
【中药、中药】以平胃散加减或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治疗。
【脾胃虚寒】
【症状】胃隐隐疼痛、喜温、喜按、空腹疼痛严重,食痛减少,吐水,纳差,无神疲劳力,手足不温,大便半熟薄,舌薄苔白。
【治疗】以温中健脾为主,黄芪建中汤为主调。
【中药、中药】选择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丁桂温胃散等。
【胃阴虚损】
【症状】病程长,病程胃痛模糊,口干咽干,大便干,舌红津少。
【治疗】以养阴益胃为主
【中药、中药】以一贯煎为主方加减或益胃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胃络瘀血】
【症状】多由久病因瘀血、病因胃瘘疼痛的比较剧,疼痛有定所拒绝按压,疼痛有针刺感,餐后疼痛严重,或吐血变黑,舌质变紫暗,或有瘀点。
【治疗】活血化瘀主。
【中药、中药】失笑散合丹参饮为主方可加减。
二、灸法
灸有温经、通络、镇痛的功效。对慢性胃炎的调理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建议选择以下孔:
1,上アミ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5寸上。主要治疗胃痛、打嗝、呕吐、反胃及急、慢性胃炎等。
2,中脒
因任脉穴,肚脐4寸。有温胃可止吐,散寒止痛,健胃脾,有降腑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体质、寒冷引起的呕吐、腹痛等。
3,下アミ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2寸上。主要治疗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腹泻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4、足三里
小腿外侧,小牛鼻下3寸,胫骨前棱外1横指,在小牛鼻与解溪连接线上。足三里穴是胃的下合穴,也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通过调动胃腹气,达到扶正去邪、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效果。
三、按摩
取邹,背俞穴,内关,足三里,公孙,太冲及手足脏腑代表区。患者俯卧,医生采用揉法于胸6胸12棘旁双侧背俞穴治疗。如有局部结节状改变,明显重点治疗压痛处。
四、养胃食疗方法
【暖胃猪肚汤】
材料:猪肚150g,胡椒3g,紫苏叶10g,生姜5片,红枣3片,桂圆15g,葱、蒜适量,文火煮1小时,还可加入去皮鸡肉煮。
适:胃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重,口薄不渴,喜欢热饮,舌薄,苔薄白,脉沉。
【鸡纳金小米粥】
材料:小米炒100g,加入鸡内金15g、山楂10g、萝卜种子10g、水1000ml文火煮,加盐调味食用。
适:胃阿米痛,拒绝胀压,嗳腐咽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减少,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舌头淡红,青苔白腻,脉滑。
【胡萝卜佛手汤】
材料:瘦肉150g,胡萝卜250g,佛手10g,芹菜适量,加水煮汤。
适:胃痛,邹痛连胁,喜长叹息,得嗳气则舒,遇烦恼痛甚,平素脾气暴躁或忧虑多虑,舌淡,苔薄白,脉弦。
【滋阴益胃汤】
材料:加入15克花旗参、15克扁柏、15克沙参、15克玉竹、几片山毛榉、瘦肉或去皮鸡肉煮汤。
适合:胃隐隐作痛,不想如饥似渴,口干舌燥,舌红津少,苔少,脉细。阳虚:胃痛绵绵,喜温喜押,空腹疼痛甚,疲劳诱发,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弱。
【八珍饼/混淆】
八珍饼或八珍粉为药食同源的中医,创始人为明代名医陈功实,其记载:脾胃虚弱者服用八珍饼百天后,体轻爽,精神大增。
八珍饼的配方主要由甘草、党参、茯苓、山药、洋葱、莲子肉、薏仁、白扁豆、生山楂、炒麦芽组成。你可以蒸成年糕或者粉。
慢性胃炎的调理方法有很多,但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度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预防慢性胃炎发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