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唯一被认为是正史记的医学家是淳于意。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他的25个医疗方案,被称为【诊籍】。这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疾病“史记”录。
精通医术的“粮食官”
淳于意(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担任齐国太仓长,故称“仓公”,或“仓公”。太仓是古代国家设置的大粮仓,淳于意是掌管粮仓的官员。作为粮食官员,淳于意热衷于医学,有很好的医术。
从前,为了学习医学,以公孙光为师,研究古方。公孙光这个学生很喜欢,他天资聪颖,将来想“一定要为国家工作”。于是,公孙光又推荐淳于意为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过花甲,他将古先道遗传的“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等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出师后,淳于意医术大进,尤精通诊断,临证时辨证施治,并用针药,有起死回生之术。
此后,淳于意四处行医,足迹遍及山东,齐国武士御史、齐王孙、中御府长、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齐王侍医等人治病。淳于意由于医术精湛、学识渊博,各侯王都想征集一些自己用的东西,淳于意不只是为王公贵族治病,经常找借口拒绝。他曾先后拒绝了“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等诸侯王的邀请,因而受到诸侯王们的嫉妒。
史载齐文王肥胖病、气喘、头痛、眼睛不清、行动懈怠。淳于意听完后,认为这些症状有型有气有实,要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拓展情怀,疏通血脉,腹泻身体中多余的东西,反对庸医用灸法治疗。但是,齐文王不服从,最终死于庸医之手。齐文王死后,几位诸侯王借机诬告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者”,派汉文帝人拘留淳于意,拘留长安判其有罪。经调查,发现淳于意私移户口,违反汉代户籍管理制度,最终淳于意被判处“肉刑”。
缇萦救父
被关进监狱,淳于意该怎么摆脱?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5个女儿。皇帝下诏书奉命上京问罪,淳于意感伤自己没有儿子,护送他到北京护送他没有男人。幼女缇萦虽然只有15岁,但为了跟随父亲唤醒西进长安而站了起来。
一路上照顾缇萦爸爸,到了长安后,她大胆上书汉文帝,为爸爸申冤,同时阐述了“肉刑”的种种弊端,并建议为了得到爸爸“改过自新”的机会做官婢。汉文帝感到赤诚,不仅释放了淳于意,还废弃了自古以来的“肉刑”。“缇萦救父”的壮举,不仅推动了西汉王朝刑法体制的改革,也博得了后世的赞誉。班固曾在《咏史·缇萦》中写诗称赞。“百男何愦,不如一缇萦”“缇萦救父”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流传千古,刊登在清同治时代的百孝图上。
汉文帝诏问淳于意时,要求介绍自己的经历,淳于意向皇帝如实讲述自己拜师、行医、学徒的经历。在此期间,在讲述自己行医过程时特别提到:“今臣意看病者,皆有看病籍。”。此处“诊籍”为医案,淳于意临床诊疗病例记载,共25例。每个病例都记载了患者的名字、年龄、性别、职业、居里、症状、病名、治疗、预后等。
值得庆幸的是,将这些内容详细地记载在《史记》中。《诊籍》成为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医疗记录,其内容可靠、完整,已经涵盖了现代医疗事件的基本要素,集中反映了淳于意的学术思想。
“诊籍”的价值
“医有事件如史有传”。诚然,医疗方案是复诊或病案讨论的资料,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科研的重要依据。淳于意的“诊籍”为后世了解前汉时期的医学水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从“诊籍”记录患者的身份、地位来看,有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平民、奴隶、侍者、医生等,说明淳于意看病范围广。其中男18例,女7例,涉及内、外、妇、子、伤、口腔、精神等各科疾病。值得一提的是,25例病例中并非全部治愈,“时有失”,其中病情严重、治疗困难死亡10例。淳于意如实记载自己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淳于意反映出认真严谨的态度。
同时,“诊籍”使用的诊断方法已包括望、闻、问、四诊法,尤其重视脉法,25例中20例主要由脉诊诊断。其中一件称齐淳于司马生病,每天“漏掉几十发”,漏出情况十分严重,淳于意经仔细诊察脉后,淳于司马在饱食后又因病行走,伤及肠胃,被认为指示“为火药米汁饮用”。秦信这个医生听后哈哈大笑,认为淳于意诊断错了,淳在司马断言9天后就会死。9天后,患者在淳于意的治疗下痊愈,但其关键在于淳于意,根据其脉象进行了正确的诊断。
从《诊籍》记载的25例病史可以看出,各方案对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治疗方法和剂型也非常丰富。治愈的15个病例中有内服、外用、针灸、物理疗法等治疗方法。其用药已涉及多种后世常用药物,如苦参汤治疗龋齿、药酒祛风、用芜花驱虫、用狒狒止痛、用硝石驱除狒狒、用熏药祛寒、用冷湿布治疗泻火等,这些疗法至今仍为中医界所惯用。另外,“诊籍”中记载的齐太医生使用的“半夏丸”是我国最初使用丸药的记载。
《诊籍》是后世淳于意研究的医学成果,医学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医史文献资料,在我国医药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