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胆头鸡汤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地胆头鸡汤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地胆头鸡汤的话题。
文章目录列表:
地胆头鸡汤
2.牛契埔是白花好还是红花好
材料:地胆头25克,鸡肉90克,姜一片,红枣两颗,油盐适量
烹制方法(两人份):
1、洗净地胆头,鸡肉洗净拭干水,切成块。
2、煲内注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用勺将浮沫和浮油撇去,改用小火慢煮40~60分钟,水要一次过,浸过所有材料,不能中间加水。
3、加适量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地胆头性寒味甘苦,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可适用于感冒、鼻咽、肠胃炎、咽炎、肾炎、湿疹、疔疮等。
/topic-htm-31911-1.html
--------------------------
白花地胆头鸡汤做法:
材料:白花地胆头(一小撮)、鸡一只。
做法:白花地胆头洗干净,与鸡一同下锅。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30多分钟。
起锅后下点盐调味。味道甘甜、鲜美。
注:跟鸭、骨头煲汤也可以。时间可以自己掌握。还可以与肉一共剁成末,上锅蒸。
3、4人喝的话,50克大概可以煲分十次来煲。
(贝太厨房)
牛契埔是白花好还是红花好
根状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0.8-1米,或更高,基部3-6毫米,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散生于茎上,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厘米,宽3-5厘米,顶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厘米,宽1.5-2厘米,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部叶极小,全部叶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具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被密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状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圆形,长8-10毫米,宽1.5-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有时顶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毫米,顶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个,椭圆状长圆形,长7-8毫米,顶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毫米,管部细,裂片披针形,无毛;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毫米,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毫米,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白色的好。
牛契埔,学名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inn,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牛契埔,潮汕地区别名称为地胆头、地斩头、了鸦头、药丸草、羊耳草、角蚁草、埔大菜、贴地枇杷、洒饼草、杜盏头、埔格局。外地别名称为苦地胆、地胆头、牛托鼻、铁灯柱、土公英、草鞋根、草鞋底、地苦胆、磨地胆、牛吃埔、理埔散,铁灯盏、毛刷子、兔耳风。本品为菊科地胆草属地胆草。为多年生草本。
牛契埔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散寒、解暑止痛。外用散气止痛。入肝脾经。主治伤风感冒、肺热咳嗽、中暑、牙痛、急性结膜炎、胃痛、风湿水肿等。
用处
1、治伤风感冒:牛契埔45克,水煎,冲红糖服。或牛契埔45克,蚶壳草、地豆草各30克,水煎服。
2、治肺热咳嗽:牛契埔、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3、治中暑腹痛:牛契埔30克,捶烂,取汁冲酒服。
4、治风火牙痛:鲜牛契埔2-3株,鸭蛋1个,水煎去渣,用汤煮鸭蛋,饮汤吃蛋。
5、治胃痛:牛契埔、山埔姜叶各15克,水煎,冲酒服。
6、治肾炎水肿:牛契埔、薏米根各30克,益母草10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7、治口腔溃疡:牛契埔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8、治黄疸型肝炎、百日咳:牛契埔全草60克,水煎服。
9、治急性结膜炎:牛契埔20克,野菊花15克,犁头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10、治肝硬化腹水:牛契埔50克,半边莲30克,水煎服。
11、治尿闭、尿黄:牛契埔、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好了,今天关于“地胆头鸡汤”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地胆头鸡汤”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