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癌症”9种病机以及5类抗癌中药介绍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中医对“癌症”9种病机以及5类抗癌中药介绍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文章目录列表:
中医对“癌症”9种病机以及5类抗癌中药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癌症
癌症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肿块为其基本特征(白血病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白细胞系列的数目与质量的异常增生)。肿块的发生多责之于气滞、痰凝、湿滞、瘀血、毒聚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块。癌症患者素体多虚,加之癌症病变耗伤人体之气血津液,故中晚期患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
癌症的九种中医病机概述
主要病机有如下九种:
1. 气滞: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以及痰浊、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气滞。由于气机阻滞,气血运行障碍,以致病变脏腑或部位出现胀满、疼痛。
2.痰凝: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失于布散津液,脾失于运化转输津液,肾失于温煦蒸化水液,均可导致痰浊内生。随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多种临床表现,在本章中以咳嗽咯痰、痰核及痞块为其特点。
3.湿滞: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而为水湿之患。随病变部位而有多种临床表现,在本章中以水湿困于中焦脾胃方面的改变,如食欲不振,纳呆,腹胀,泄泻为其特点。
4.瘀血: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跌仆损伤,以及久病正虚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血瘀。由于血行滞涩,甚至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而引起疼痛,或壅遏发热,久则积块。在本章中以积块为其 的特点。
5.毒聚:由于外感热邪,或内生之痰凝、湿滞、瘀血等病理产物壅遏气机,郁久化热,或内外合邪,使热邪亢盛而为毒。热邪亢盛,故发热,迫血妄行而出血,痰凝、湿滞、瘀血壅遏,故可形成肿块。
6.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气之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老年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等症。
7.血虚:常由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营养不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碍等原因所致。由于营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甲不荣等症。
8.阴虚:由于燥热伤阴,或久病伤及肾之元阴所致。由于阴精匮乏,失于濡养脏腑经络百骸的功能,故出现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等症,阴虚则阳亢,故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虚热症状。
9.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气损及阳而致。由于阳气虚衰,失于温煦,而表现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等虚寒症状。
5类抗癌中药介绍
1.清热解毒类
主要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热证。该类中药有消炎、杀菌、抑癌、退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苦参(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白花蛇舌草(含白花蛇草素和三萜酸类成分) 、半枝莲(含有黄酮类成分及生物碱)均直接杀灭癌细胞;茜草(提取物)对小鼠白血病、腹水瘤、大肠癌的转移有预防作用;青黛(中靛玉红)抑制肿瘤组织;此类中药有:黄芩、穿心莲、金银花、鱼腥草、贯众、金荞麦、蒲公英、藤梨根、山豆根、蚤休、凤尾草、水杨梅根、天葵子、龙葵、青黛、牛黄、苦参、马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白英!即白毛藤&、苍耳草、草河车、猪殃殃、蛇莓、紫草根、墓头回、木芙蓉、八月扎、柘木、冬凌草、白头翁、茜草等。
2.活血化瘀类
这类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有两点:减弱血小板凝聚和粘着(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血行转移)。
主要中药有:蜈蚣、蜂房、 、赤丹参、天龙、水蛭、八角莲、大黄、石见穿、羊蹄根、王不留行、急性子、莪术、三棱、铁树叶、马钱子、威灵仙、赤芍等。
3. 扶正固表类
扶正固表类中药: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此类中药有:鳖甲、天门冬、补骨脂、龟版、核桃枝、黄芪、人参、山药、蟾蜍、冬虫夏草、甘草、党参、灵芝等。
4 化瘀散结类
主要针对性地对甲状腺癌、乳癌、宫颈癌、肺癌有作用。这类中药有:半夏、瓜蒌、黄药子、天南星、山慈姑夏枯草、牡蛎、穿山甲、昆布、海藻、猫爪草、天虫、长春花、喜树、三
尖杉、杏仁、木鳖子。
5 利水渗湿类
主要功能(对癌性胸水、腹水(可减轻水肿(减少癌细胞转移扩散(或直接杀灭癌细胞。主要药有:五倍子、猪苓、野葡萄根、瞿麦、泽泻、"哥王、野白金、石打穿、茯苓、车前等。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虻虫 2.1 拼音名 2.2 虻虫的别名 2.3 来源 2.4 炮制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虻虫的用法用量 2.8 注意 2.9 摘录 3 《中华本草》:虻虫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虻虫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化学成份 3.10 虻虫的药理作用 3.11 炮制 3.12 性味 3.13 归经 3.14 功能主治 3.15 虻虫的用法用量 3.16 注意 3.17 附方 3.18 各家论述 3.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虻虫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虻虫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虻虫 1 拼音
méng chóng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虻虫2.1 拼音名
Ménɡ Chónɡ
2.2 虻虫的别名牛虻、牛蚊子、牛蝇、牛苍蝇、瞎蒙
2.3 来源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 chrysurus Loew.的干燥雌虻成虫。夏秋捕捉雌虫,捏其头部致死,晒干或阴干。
2.4 炮制
炒虻虫:文火微炒,取出去足翅。
2.5 性味苦,微寒。有毒。
2.6 功能主治破瘀散结,痛经堕胎。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2.7 虻虫的用法用量0.5~1钱。
2.8 注意孕妇及无瘀积者禁服。
2.9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虻虫3.1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录》:虻虫,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3.2 拼音名Ménɡ Chónɡ
3.3 英文名Gadfly
3.4 虻虫的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鉆、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虻科恬动物华虻及其同尾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的雌性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abanus mandarinus Schiner2.Atylotus bivittateinus Takahas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洗净,晒干。
3.6 原形态1.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前额黄灰色,基胛近卵圆形,黄棕色。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有明显锐有突起,翅透明,翅脉棕色。胸部背板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腹部圆钝形,有明显的白斑。雄虫与雌虫相似,较雌虫稍大,仅腹部呈圆锥形。
2.双斑黄虻,雌虫体长1317mm,黄绿色。眼大型,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前额 或略带淡灰色。触角橙 ,第3节有明显钝角突。翅透明,翅脉 。腹部暗黄灰色,多金 毛及少数黑毛。背板两侧具大块 斑,腹板灰色。雄虫与雌虫相似,但体较小。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雌虫 牛、马等动物血液,雄虫不吸血, 植物汁液。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
2.成虫白日活动,喜强烈阳光。雌虫 牲畜的血液。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华东各地。
3.8 性状性状 :(1)华虻,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长l.31.7cm,宽510mm。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 ,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 ,有明显的白斑,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气臭,味苦、咸。
(2) 双斑黄虻,黄绿色,眼大型,中央有1条细横的黑色带;翅透明,翅脉 ;腹部暗灰 ,有较多的金 毛茸及少数黑色毛茸。
显微 :(1)华虻,单眼呈钝六边形,中间有凹陷,排列整齐、紧密。
(2)双斑黄虻,单眼呈钝六边形,排列疏松。
3.9 化学成份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钙、镁、磷、铁、钴、铜、锰、锶、锌铝等24种无机元素。
3.10 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虻虫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虻虫水提取物540mg/(kg/d)和270mg/(kg/d)灌胃,连续7天,均能显著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显著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华虻水浸液560mg(生药)/kg或粗蛋白提取液1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能显著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血细胞比容。这些实验表明虻虫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的“粘、浓、凝、聚”,而发挥活血、逐瘀、破积和通经的临床效果。
2.对小肠功能的影响,虻虫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按千克体重计算,以相当于人用量的200倍,连续2天给小鼠灌服虻虫水煎液,也未见稀软便、粘液或腔血便。表明虻虫不阴止肠道水分的吸收,也无明显 *** 作用,不但无“致泻作用,相反 使小鼠白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3.抗炎作用,虻虫提取物B、C和D组分80mg/kg,分别腹腔注射,均 能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其B组分作用较强,后者静注1020mg/kg的阿司匹林。
4.镇痛作用,虻虫提取物A或B组分100mg/kg灌胃,能明显对抗苯醌(phenylquinone)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B 组分作用较强。
5.其他作用,虻虫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虻虫醇提取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3.11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3.12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3.13 归经肝经
3.14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少腹蓄血;症瘕积块;跌打伤痛;痈肿;喉痹
3.15 虻虫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g3g;研末,0.30.6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敷或调搽。
3.16 注意气血虚者、孕妇及月经期均禁服。
3.17 附方①治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②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③治踠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千金方》)④治肿毒:虻虫、松香等分。为末,置膏药中贴患部。(《现代实用中药》)
3.18 各家论述1.《纲目》: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2.《本草经疏》:蜚虻,其用大略与ZHE虫相似,而此则苦胜,苦能泄结,性善啮牛、马诸畜血,味应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积聚症瘕一切血结为病,如《经》所言也。苦寒又能泄三焦火邪迫血上壅,闭塞咽喉,故主喉痹结塞也。今人以其有毒多不用,然仲景抵当汤、丸,大黄ZHE虫丸中咸入之,以其散脏腑宿血结积有效也。
3.《本经逢原》:虻虫,《本经》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而发寒热,与蜣螂治腹胀寒热不殊。仲最抵当汤、丸,水蛭、虻虫虽当并用,二物之纯险悬殊。其治经闭,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以破瘀而不伤血也。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其性虽缓,亦能堕胎。
4.《药征续编">药征续编》:按用虻虫之方,曰破积血,曰下血,曰畜血,曰有久瘀血,曰有瘀血,曰妇人经水不利下。曰为有血,曰当下血,曰瘀热在里,曰如狂,曰喜忘,是皆为血证谛也。然不谓一身瘀血也,但少腹有瘀血者,此物能下之,故少腹鞕满,或曰少腹满,不问有瘀血否,是所以为其证也。
5.《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6.《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7.《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积脓,堕胎。
3.19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虻虫的方剂 虻虫散
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一:方名:虻虫散组成:虻虫1分(微炒),牡丹1两,生干地黄1两。主治:被...
移尸灭怪汤成:人参1两,山茱萸1两,当归3钱,乳香末1钱,虻虫14个,水蛭(火煅死)14条,二蚕砂末3钱。主治...
抵当汤子杵碎.用石灰炒紫 .去灰不用.只宜多炒为妙)虻虫(十枚.去翅足.炒)功能主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
大虻虫丸ngwán《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大虻虫丸:处方:虻虫400枚蛴螬60克干地黄牡丹干漆芍药牛膝土瓜根桂...
逐血破瘀汤床经验集》:方名:逐血破瘀汤组成:水蛭2至4钱,虻虫2至4钱,地龙3至5钱,(庶虫)虫2至4钱,黑丑...
更多用到中药虻虫的方剂用到中药虻虫的中成药 朴硝荡胞汤
芍药、人参、茯苓、桂心、甘草、牛膝、陈皮各一铢,虻虫、水蛭各十枚,附子六铢。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
化症回生片小茴香21g、桃仁21g、五灵脂(醋炙)14g、虻虫14g、鳖甲胶112g、丁香21g、醋延胡索14...
七珍丸卷三三二之七珍丸:组成: (炒)、水蛭(炒)、虻虫(炒)、干漆(炒)、当归(酒浸)、桃仁、苏木。功...
五积丸加硇砂、水银、阿魏;酒积,加神曲、麦芽;血积,加虻虫、水蛭、桃仁、大黄;气积,加槟榔、木香;水积,加...
当归丸要方》卷四方之当归丸:组成:当归4两,芎?4两,虻虫1两,乌头1两,丹参1两,干漆1两,人参2两,牡...
更多用到中药虻虫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虻虫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三妇人诸疾门]月水不通
则为咳为嗽。则为肺痿、为肺痈必矣。医见经不行则用虻虫、水蛭等行血药。见热则用诸寒药。实出妄意。就中不...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妇人诸疾门]月水不调(半两)红花(三钱) (去翅足)水蛭(二钱炒)虻虫(二钱去莪术(二钱)煎至八分胜金丹治妇人一切子宫...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九产后诸疾门]产后积聚症块皮虎杖白术(各六分)大黄水蛭(炒)蒲黄(各三分)虻虫(十四枚制)干地黄(七分)朴硝(十分)乌梅肉(炒...
《圣济总录》:[卷 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妇人月水不通当归(切炒)桂(去粗皮)干漆(捣炒令烟出各一两)虻虫(去翅足炒)水蛭(糯米同黄(三两)上一十一味,粗...
《证治准绳·伤寒》:[卷六]蓄血好了,今天关于“中医对“癌症”9种病机以及5类抗癌中药介绍”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中医对“癌症”9种病机以及5类抗癌中药介绍”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