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心理学的法则教孩子的培养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应该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探索最佳的教养方法。同时,教育也是科学,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效果自然会以一半的效率翻倍。父母的心理暗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孩子犯了错误后,怎样教育才有效。怎么给孩子奖赏才有效?为什么仔细听孩子的话,读烦恼的事,了解这10条心理学规律,让我们的教养少一点迷惑,多一些理性。
10条家庭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放在孩子的心里,其教育效果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有家长都应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发挥其作用,以求利避害。
心理法则一:罗森塔尔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把大鼠群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还有A组饲养员,说这个组的老鼠很聪明,还告诉B组饲养员,这个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老鼠进行了穿越迷宫测试,发现A组老鼠真的比B组老鼠聪明,可以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
因此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认为这种效果也会对人产生。他来到一所普通的中学,在一个班上随便走走,然后给学生名单起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高,很聪明。过了一会儿,教授又来到了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中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班上的领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着这神奇的魔力在起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母亲是孩子最爱、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严重时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称赞的笑容、激励的话语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负,那么你的期望会有多高,孩子将来的成就会有多大。
心理法则2: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过牧师的演讲。起初,他以为牧师的话讲得很好,很感人,准备捐款。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点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当牧师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款时,马克吐温不仅愤愤不平,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块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长,会引起心理非常烦躁或抗拒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发生。例如,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会对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和一件事重复同样的批评,让孩子因内疚、不安而烦躁,甚至厌恶。如果被逼得走投无路,就会迫使我采取这种反抗心理或行动。
可见母亲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孩子犯了一次错误,也只能批评一次。如果要再批评一次,就不应该轻易重复,要换个角度,换个说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觉得被抓住同样的错误也不会被放,讨厌的心理、叛逆心理也会降低。
心理法则3:德西效果
心理学家德西讲述了如下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老人家门口吵吵闹闹,连日叫嚷。几天过去了,老人受不了啦。于是,他给每个孩子10美分,说:“你们让这里热闹起来,我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这点钱表示感谢。”。孩子们高兴极了,第二天也来了,依旧嬉闹。老人又出来了,给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可以吧。孩子高兴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两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两美分,你知道我们有多辛苦吗。他们对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里,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变成为自己开心玩耍变成外部动机为了得到美分而玩耍,因为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也操纵着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果在生活中时有体现。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得了100分,奖励你100元,如果你能进入前五名,奖励你新玩具等等。父母们可能没有想到,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正在逐渐减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也可以是对学习有用的东西,例如书和学习器具等。
心理规律4: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又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所写的寓言:
北风和南风威力对比一下,看看谁能脱掉行人的外套。北风先是冷风凛冽,寒气逼人,结果过路人为了抵御北风的袭来,把大衣卷得紧紧的。南风徐徐吹来,顿时风平浪静,行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解开扣子,脱下外套,南风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启发这种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求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等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进行人情味表彰,培养孩子自觉提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法则5: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指沿口不整齐的木桶,装水量不在木桶上最长的木板上,而是在木桶上最短的木板上。
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就像一个大木桶,每门学科的成绩都是构成这个大木桶必不可少的板子。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并不是某些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要取决于其整体情况,特别是其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如果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应及时提醒孩子,在该科目上多花点时间,取长补短。
心理法则6: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区的霍桑工厂是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娱乐场所、医疗制度、养老金制度等都很完善,但工人们依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并不理想。随后,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个试验,即用两年的时间,专家给工人个别讲述了两万多人的故事,在交谈过程中,规定了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得到了霍桑工厂产值大幅提高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和不满,但不能充分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母亲,你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交谈。并在交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对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说了之后,会有一种放松和舒缓心情的发泄性满足。这样,他们在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在生活中会更加自信!
心理法则7:增减效果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果并不是减少,而是每个人都希望对方喜欢自己。例如,很多销售人员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测量商品给顾客的时候总是抓住小东西放在测量盘里然后一点点放进去,而不是先抓住大东西放在测量盘里再一点点拿出来。
我们在评价孩子时,会诉诸他的缺点和优点,经常采用表扬后贬低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先说一些伤害孩子尊严的小缺点,然后适当地表扬他们,试着使用增减效果怎嚒样。
心理法则8:蝴蝶效应
研究表明,南半球蝴蝶偶尔拍打翅膀带来的微弱气流,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几周后将成为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紊乱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蝴蝶效应,并从理论上阐述:一个极其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其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有小事。一句话的表达,一件事的处理,准确恰当的东西,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错误或独断的事情可能会误导孩子的一生。
心理法则9:标签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兵力不足,战争需要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决定组织关进监狱的犯人在前线作战。因此,美国政府派出了几名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与他们一起在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很少对他们说教,特别是罪犯们每周都强调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写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编写,讲述犯人在狱中的表现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罪犯们认真抄写并寄给他们最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奔赴前线,专家们要求犯人在写给家人的信中写下自己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最终,这群罪犯在战场上的表现与正规军相比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像他们的信一样听从指挥,英勇作战。后来,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面对孩子为什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时间久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我们说的笨蛋。
所以,家长会用很多鼓励性的语言,对孩子多贴一些积极的标签。
心理法则10:攀登门槛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当你向别人求助时,一开始就提出高要求,很容易被拒绝,如果你先提出小要求,等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就很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利用门槛效应。比如,先给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让他们按照要求去做,给予肯定、表扬、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孩子乐于不断地积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