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以及它对疾病发生、发展、进化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它是融合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分支学科。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体质,中医学史上有几个不同的术语。在《内经》中,经常用于表示“形”、“质”等体质的意思,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五形之人”、《素问厥论》中的“为人者质强”等。此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为“禀质”,宋陈自明《妇人良方》称为“气质”,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称为“赋禀”,明张介宾称为“禀”、“气质”,同时较早使用“体质”一词,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謥饮食门》中“矧体质贵贱特别不同,藜芦结实的丈夫,以及新暴发的疾病,自然采伐是适宜的。”。明清时期也有医生称之为“气体”、“性状”等,清徐大椿中并用“气体”、“体质”,自清叶桂、华郓云开始称之为“体质”,从此人们逐渐接受“体质”这个词,一般用它来表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
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在《内经》中明确指出人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肥沃等显著的个体差异,如《灵枢寿夭刚柔》说:“人的生,也有刚柔,有弱强,有短长,有阴,有阳。”。《内经体质理论明确指出体质与脏腑的形态、结构,气血损益有密切关系,并从差异性方面对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体质的形成与变异规律、体质类型与分类方法、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质与疾病的诊断、研究了辨证与治疗的用药规律、体质与预防、养生的关系等,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为中医体质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医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发生体质学、生态体质学、年龄体质学、性别体质学、病理体质学及治疗体质学相关理论。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药物与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包括辨质论治的精神,使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宋朝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和南宋的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等,相信胎儿期体质形成的事不怀疑。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体质特征精辟概括为“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虚易实、寒易热”。宋陈直《养老奉亲书》详细阐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心理特征及其机制,强调体质的食养和食疗。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强调“脏腑六气病机”,从理论上阐述各型病理体质的形成与内生六气的关系,从而强调体质的内在基础。张介宾《景岳全书》提出藏象体质理论,强调脾肾相后天之本对体质的重要性,并将丰富的体质理论应用于对外感觉、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清汪宏的望诊遵经和王燕昌的王氏医存对影响体质形成、定型化、进化的外部因素有着明确的认识。明清温病学家从温热病学的角度,对体质的分类与临床脉症、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用药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历代医师从不同角度对体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细致、准确的研究,但有效地将体质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但这些论述缺乏明确、科学的体质概念,对体质理论的论述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关于体质学说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中医理论整理研究的深入,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们不仅从文献整理方面对历代医生关于体质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还从理论、临床、实验等多方面对体质的形成和基本原理、体质差异规律和类型、分类方法、体质构成、特征、分布、体质和病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明确体质的概念,对构成人体的生命物质反映在结构、功能和代谢中所需的可测量“分析单元”——体质因素,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和测量方法确定。《中医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中医心理学》、《体质食疗学》、《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实验研究》等著作相继出版。目前,对体质问题的研究,从学科范畴、理论方法和临床运用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体质学的学科体系,不仅使体质理论真正理性地纳入了中医学的研究,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促进了中医临床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