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有哪些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苔藓有哪些作用?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苔藓有哪些作用?
2.?泥炭藓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苔藓对自然界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自然界的拓荒者。大多数的苔藓植物能够分泌出一种酸性液体,这种液体能使岩石表面进行缓慢的溶解,加速岩石的风化,形成土壤,所以苔藓也是其他植物生长的开路先锋。
2.它能够促使沼泽陆地化。如在沼泽地带生长繁殖的泥炭藓、湿原藓,它们都比较耐水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衰老的植物体或植物体的下部会逐渐死亡和腐烂,并沉降到水底,长年累月,植物遗体就会越积越多。这样一来苔藓植物就会不断地向湖泊和沼泽的中心发展,从而使沼泽的净水面积不断缩小,沼泽底部逐渐抬高,最后就逐渐演变成了陆地。
3.苔藓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大多数的苔藓都可以指示土壤的酸碱度,如生长着白发藓、大金发藓的土壤是具有酸性的土壤;生长着墙藓的土壤是碱性土壤。近年来,人们把苔藓植物当做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
4.保持水土的作用。如那些群集生长和垫状生长的苔藓,它们个体之间的空隙很多。因此,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持土壤和储存水分的作用。甚至有些苔藓植物其本身就贮藏有大量的水分,如泥炭藓,可吸收比本身重量多20倍的水分。
5.有些苔藓植物可用作肥料及燃料。如泥炭藓可除了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外,还可以用作肥料,晒干后也能作为燃料,用来发电等作用。
6.药用价值
苔藓的一些种类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如有些种类的泥炭藓可用做草药,可起到清热消肿的作用,同时泥炭酚还可以治疗皮肤病。
?泥炭藓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一、泥炭化作用概念
高等植物死亡以后,变成泥炭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过去对煤主要是由植物的哪些有机组分变成的,争议很大。有人认为,煤主要是由植物的木质素形成的;也有人认为,煤主要是由纤维素形成的。近代研究资料表明,植物所有的有机组分和泥炭沼泽中的微生物都参与了成煤作用,而且各种组分对于形成泥炭与泥炭进一步转变为煤的过程都有影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煤的性质。泥炭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泥炭化过程的生物化学作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转化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第二阶段,分解产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植物分解作用进行不久后,合成作用也就开始了。
泥炭沼泽的垂直剖面一般可分为三层:氧化环境的表层、中间层及还原环境的底层。泥炭沼泽表层空气流通、温度较高,又有大量有机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在1g泥炭中含有微生物几百万个到几亿个。如在低位泥炭沼泽的表层就含有大量需氧性细菌、放线菌及真菌,而厌氧性细菌数量较少(表21)。植物的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主要是在泥炭沼泽表层进行的,因而,泥炭沼泽表层又称为泥炭形成层。随着深度的增加,需氧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目减少,厌氧性细菌活跃。它们利用了有机质的氧,留下富氢的残余物。在微生物的活动过程中,植物有机组分一部分成为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则被加工成为新的化合物。
表2-1 低位泥炭沼泽剖面中微生物分布情况
(Waksman and Stevens,1929)
在各种类微生物中,需氧性细菌中的无芽孢杆菌具有强烈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在植物遗体分解初期占优势。某些真菌能分解糖类、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丹宁等有机物质,在我国滨海 沼泽中就有很多真菌。不少放线菌及芽孢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木质素、丹宁及较难分解的腐植质。
植物各有机组分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不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例如,需氧性细菌通过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把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等单糖,单糖则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煤地质学
但当环境逐渐转化为缺氧时,纤维素、果胶质又在厌氧细菌作用下,产生发酵作用,形成甲烷、二氧化碳、氢气、丁酸、醋酸等中间产物,参与泥炭化作用:
煤地质学
微生物也能分解脂肪,它首先从脂肪中分解出脂肪酸,如进一步再氧化,则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C18H36O2+26O2→18CO2+18H2O,放热
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后分解为水、氨、二氧化碳及硫、磷的氧化物等,在分解过程中也可以生成氨基酸、卟啉等含氮化合物参与泥炭化作用。
比较稳定的木质素,也能被特种的真菌和芽孢杆菌所分解。C.M.曼斯卡娅在《木质素地球化学》一书中指出:“真菌把木质素破坏后形成简单的酚类化合物,随后细菌又将其芳香环破坏,形成脂肪族产物”,再进一步分解则变为水和二氧化碳,其分解速度比较缓慢。
有人做过实验,把植物遗体放在土壤中,经过一年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糖类消失了99%,半纤维素消失了90%,纤维素消失了75%,木质素消失了50%,蜡质消失了25%,而酚仅消失了10%。总之,植物各有机组分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按其稳定性来看,最易分解的是原生质,其次是脂肪、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而后是木质素、木栓质、角质、孢粉质、蜡质和树脂。
植物的角质膜、孢子、花粉和树脂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所以当其他组分早已分解消失之后,它们仍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当然,植物各有机组分对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一定的条件而变化。近年研究表明,在通气条件好、pH值高的条件下,孢子也很快地分解,有的煤片中就发现过经受了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孢子。
由此可见,如果氧化分解作用一直进行到底,植物遗体将全部遭到破坏,变为气态或液态产物而逸去,就不可能形成泥炭。但实际上泥炭沼泽中植物遗体的氧化分解作用往往是不充分的。这是因为:①泥炭沼泽富水程度的增强和植物遗体堆积厚度的增加,使正在分解的植物遗体逐渐与大气隔绝;②微生物要在一定的酸碱度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多数细菌和放线菌在中性至弱碱性环境中(pH=7.0~7.5)繁殖最快,仅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泥炭化过程中,植物分解出的某些气体、有机酸、酸胶体和微生物新陈代谢的酸性产物,使沼泽水变酸,不利于需氧性细菌的生存,因而泥炭的酸度越大,细菌越少,植物的结构就保存得越好;③有的植物本身就有防腐和杀菌的成分,如高位沼泽泥炭藓能分泌酚类,某些阔叶树有丹宁保护纤维素,某些针叶树含酚、并有树脂保护纤维素,都使植物不致遭到完全破坏。随着植物遗体的堆积和分解,在泥炭层的底层,氧化环境逐渐为还原环境所代替,分解作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在厌氧性细菌的参与下,分解产物之间的合成作用和分解产物与植物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这种合成作用导致一系列新产物的出现。如木质素、纤维素、蜡质、脂肪及其水解、氧化产物都含有大量活泼官能团,如>CO,—OH,—COOH以及活泼的α氢。大量活泼官能团的共同存在,当然有可能要互相反应、互相作用。微生物本身含有大量蛋白质,它本身亦参与了成煤作用。合成作用最主要的产物是腐植酸,还有沥青质。
由植物转变为泥炭,在化学组分上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表22)。从表中可以看出,植物转变为泥炭后,植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在泥炭中消失了,木质素、纤维素等在泥炭中很少,而产生了大量植物中没有的腐植酸。元素组成中,泥炭的碳含量比植物增高,氮含量有所增加,而氧含量减少,说明泥炭化过程中,植物的各种有机组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变成新的产物。这些产物的组分和性质与原来植物的组分和性质是不同的。
表2-2 植物与泥炭化学组成的比较
(据中国科学院煤化学研究所)
泥炭的有机组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腐植酸,是泥炭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由高分子羟基芳香羧酸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具酸性,溶于碱溶液而呈褐色,是一种无定形的高分子胶体,能吸水而膨胀;②沥青质,可由合成作用形成,也可以由树脂、蜡质、孢粉质等转化而来,沥青质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③未分解或未完全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④变化不大的稳定组分,如角质膜、树脂、孢粉等。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泥炭中有由植物变化而来的各种植物组织的碎片,这些碎片有的保存了植物的细胞结构,有的胞壁已经膨胀而看不出原来的结构,有的甚至彻底分解成细碎的小块或无结构的胶体物质。
二、凝胶化作用
植物物质在泥炭化过程中经受腐植化作用后,继而将经历凝胶化作用。凝胶化作用是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凝胶化作用发生在沼泽中较为停滞、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下,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一方面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另一方面发生胶体化学变化,二者同时发生和进行导致物质成分和物理结构两方面都发生变化。上节所述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变成泥炭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形成腐植酸和沥青质等的过程。另外,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沼泽水的浸泡下吸水膨胀,并通过真菌和细菌的作用在形成腐植酸等物质的同时,还经历着一个胶体化学的变化过程。鉴于这一总过程既有因微生物活动而引起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又有胶体化学的变化,故全称应为“生物化学凝胶化作用”。
凝胶化作用进行的强烈程度不同,产生了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凝胶化物质。如果植物组织的细胞壁在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微弱的膨胀,则植物的细胞组织仍能保持规则的排列(在横截面上还常显示清楚的年轮),细胞腔明显。变化到这种程度的植物组织,若因外界条件的改变不再继续膨胀而被埋藏并转化成煤后,即形成凝胶化组分中的木煤体。如果植物细胞壁在变化过程中膨胀作用较强,细胞腔显著缩小或仅保存极小的空隙,则成为木质镜煤体的前身。若细胞腔也充满了凝胶化物质,但植物结构通过凝胶化物质深浅色调的不同仍可以辨认时,即转变成结构镜煤体。当凝胶化作用进行得十分强烈,植物的细胞结构完全消失,形成均匀的凝胶化物质时,转变成煤后即成为无结构镜煤体。如果凝胶化的植物组织在介质中分散成细小的胶粒,即成为溶胶。溶胶的表面能较小,植物的其他组分如孢粉、树脂、植物组织的碎片以及矿物颗粒都很容易落入其中,以后当介质条件发生变化(如电解质的加入、酸碱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时,含有上述物质的溶胶即发生凝聚(或聚沉)作用,形成凝胶状态,被埋藏后经成岩作用脱水老化,转变成煤后即成为煤中的凝胶化基质体。凝胶化组分在煤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内生裂隙和眼球状的表面特征,都是因凝胶脱水老化而产生的。
伴随着上述胶体的化学变化过程,植物组织同时进行着生物化学的分解、合成作用,并且不断地改变着植物残体的化学成分。因而在凝胶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产物不仅在形态上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成煤以后在化学工艺性质上亦存在一些差异。
在泥炭化的生物化学作用中,主要的植物物质(木质素及纤维素)在覆水环境中膨胀,失去它们的纤维状结构,逐步离解成分子集合体(分子扩散),这些集合体再结合起来形成胶体或分离成分子。其中,后者还可构成另外的集合体,从而又形成新的胶体。这些胶体在与水接触中易碎成小的颗粒(称为胶粒,micelles),进而形成溶胶。由于植物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在物理化学性质上都属于凝胶体,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在还原环境下逐渐分解,细胞壁不断吸水膨胀,胞腔缩小,以致完全丧失细胞结构,形成无结构胶体,或进而分解成溶胶,这个转化过程总称为凝胶化作用或生物凝胶化作用。
凝胶化作用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凝胶化物质的结构和形态亦不同,再经过煤化作用的转化,则形成不同的显微组分。
在泥炭化作用中,植物物质转化为泥炭,微生物活动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据Perry等(1979)的资料,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沼泽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每克干燥沉积物中多达20亿个。其中,喜氧性异养细菌19亿个,厌氧性异养细菌180万个,酵母菌、真菌各2.5万个。
泥炭沼泽中的微生物参与了植物物质的破坏和分解。一般较稳定的脂类化合物不易受到微生物的破坏,但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近年来真菌对角质的降解作用研究说明,一些植物病菌和腐生菌可以在角质上生长。叶面的真菌具有角质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真菌一方面把降解角质的异酶分泌到介质中去,另一方面菌丝可以通过空隙有效地渗入叶片内部,能使脂类强烈分解的是非孢子细菌、真菌及某些放线菌。微生物活动不仅影响到植物物质的破坏和分解,而且参与了泥炭的形成。近年来对泥炭中植物残体的研究说明,在泥炭的植物残体中含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物质中含有特有的且与高等植物不同的脂肪酸、氨基酸成分。泥炭化作用中腐植质的形成也与微生物酶的活性有关,真菌等微生物含黑色素的细胞壁,在细胞死后仍相当稳定,能形成类似于黑腐酸的腐植质状的物质。利用含有14C的微生物进行的试验表明,微生物细胞成分参与了不同腐植质的组成,黑曲酶的示踪碳参与了腐黑物的形成。
三、丝炭化作用
丝炭化物质和凝胶化物质一样,主要也是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转变而形成的,从有机组成来看主要也是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但由于其变化条件和变化过程不同,因而形成了与凝胶化物质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这些丝炭化物质的共同特点是碳含量高而氢含量低,由于丝炭化过程经历了较大程度的芳烃化和缩合作用,因而其反射率显著高于凝胶化物质。
丝炭的成因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解释,目前认为不同类型的丝炭化物质形成的历史是很不相同的。在煤田地质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人提出了“森林火灾说”,即认为丝炭是古代沼泽森林起火后造成的木炭状残余物转化而成的。但这种看法难以解释下列现象:如有些煤田中存在着以丝炭化物质为主构成的厚煤层;丝炭化物质为主的分层与凝胶化物质为主的分层十分 繁地交替;丝炭化与凝胶化组分之间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等。森林起火造成的丝炭化物质确实存在,但丝炭化物质的成因主要不是来自森林失火。
德国煤岩学家M.泰希缪勒(Teichmüller)等将森林沼泽中树木或泥炭起火造成的丝炭命名为火焚丝炭(Pyrofusinite),并曾列举了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沼泽(Okefenokee沼泽)表面起火后丝炭化树木的碎片在原地堆积形成丝炭和半丝炭的凸镜体的情况。
一些研究者在对沼泽进行调查时,常常发现暴露于空气之中因遭受氧化而成的暗色、疏松多孔的朽木。他们认为这种朽木的碎片若落入沼泽水中就会转变成丝炭。
M.泰希缪勒提出丝炭化物质也可以是由于沼泽中的真菌对枝干的分解作用而形成。美国一些沼泽中的丝柏树(Taxodium distichum)可以在真菌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棕腐质物质而成为丝炭的前身。
丝炭化物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和脱氢、脱水作用,它是在沼泽覆水程度起了变化,当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发生的。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但是,这种氧化作用无限制继续并不能形成丝炭,这是因为氧化作用的持续发生将导致植物遗体的全部分解。只有当氧化到一定阶段后植物遗体迅速转入覆水较深的弱氧化以至还原条件下,或被泥沙所覆盖而与空气隔绝、中断了氧化作用后,在煤化作用中才能转变成贫氢富炭的丝炭。
部分丝炭没有经过明显的凝胶化作用,因而植物细胞结构几乎未经膨胀变形,仍然保留完整的植物组织结构。但是还有一些丝炭化物质首先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凝胶化作用,而后由于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覆水程度的变化),又发生丝炭化作用。因此,同一植物遗体可先后经历两种不同的转变过程,并形成相应的组分。那些已经经受不同程度凝胶化作用的植物组织,如果由于潜水面下降等原因,沼泽变得较为干涸,从而转入充分氧化的条件时,凝胶化的植物组织即因脱氢、脱水,相对地增碳而向丝炭化物质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如进行得彻底则可形成丝炭体、木质镜煤丝炭体等组分,凝胶化基质亦可以变为丝炭化基质体;如果后期丝炭化作用进行得不彻底,则形成一系列过渡的产物,这些产物成煤后形成半凝胶化物质和半丝炭化物质的组分。但是已经经过充分丝炭化作用而形成的丝炭化物质,即使再经受适于进行凝胶化作用的不太深覆水条件,也不能再发生凝胶化作用而形成凝胶化物质。因此,凝胶化物质一旦已完成了向丝炭化物质的彻底转化后就不可能再产生逆向的转化。
以上所述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都是指泥炭形成阶段发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现代对煤中各种显微组分的研究,发现凝胶化组分和丝炭化组分的形成并不终止于泥炭化阶段的晚期,在年轻褐煤的植物残体中还经常发现有相当比例未经变化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它们在成岩过程中仍有可能继续向凝胶化物质或向丝炭化物质转化。
自然界所见煤的结构、构造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常看到煤的不同岩石类型的 繁交替,在镜下观察时亦可看到显微岩石类型的 繁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沼泽覆水条件、介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改变可以引起不同岩石类型分层的形成;同一粗大的植物树干在沼泽中由于埋藏状态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转变经历,甚至树干表层和里层的转变条件也存在着差别(这种现象在露天开采的褐煤层中经常见到),这些都会导致煤和煤层组成的不均一性。
四、泥炭的积累速度
泥炭的积累与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密切有关。首先,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我国华南亚热带森林的枯枝落叶层每年每公顷达24~35t,而小兴安岭寒温带则为几吨到十几吨。根据P.穆尔(Moore)等人的资料,热带雨林每年每平方米的有机质产量为3250g,温带沼泽的芦苇为2900g,温带橡树林为900g,而寒温带苔藓沼泽的苔藓仅340g。一个热带森林沼泽在7~9年内本身重建一次,在此期间树木的生长高度可达30m,而温带的沼泽森林中的树木,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生长的高度只有5~6m。可见,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植物增长较快,为泥炭的积累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其次,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影响植物死亡后的分解速度。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由于温度过低,微生物活动极弱,植物遗体分解缓慢;反之,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不仅化学作用进行得比较快,而且微生物繁殖快、非常活跃,加速了对植物有机质的分解(图21)。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泥炭的积累。现代泥炭沼泽工作者认为,只有在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才有利于泥炭的积累,温带湿润气候区的泥炭层最厚,由此向南、向北都有减薄的趋势。
图2-1 温度与有机质的生长速度及其被细菌破坏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据Gordonetal.,1958)
现代泥炭沼泽中泥炭积累速度各地不同,大多每年在0.5~2.2mm范围内,平均每年积累1mm左右。有些地区,泥炭积累速度可能要大些,如位于热带地区的加里曼丹森林沼泽每年泥炭积累达3~4mm(H.J.An-derson,1964),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全新世埋藏泥炭的积累速度可达每年5.5~6.4mm。可见泥炭积累速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可能和沼泽植被类型、沼泽富水程度、介质酸碱度及其对微生物活动、植物遗体分解程度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现代泥炭和第四纪埋藏泥炭一般都只有几米厚,仅个别地区厚达二三十米以上,而古近新近纪、中生代某些煤层却厚达一二百米以上。按煤化过程中有机质的压缩率推算,形成这些煤层的泥炭要有几百米厚。第四纪泥炭层比较薄,这和第四纪泥炭聚积期特定的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因为第四纪泥炭聚积区中大部分地区不止一次地被冰期所间断,间冰期的泥炭沼泽厚度都不大;而全新世的泥炭沼泽则更是在冰期后近一万年内形成的,厚度也不可能很大。同时,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所造成的现代地质地理的一系列特点,如大陆地势较高而且地形切割厉害,气候变化大、某些沉积区新构造运动速度大等,都会影响泥炭沼泽的发育与分布,与过去地质历史上一些大型泥炭沼泽的形成条件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水苔是什么
拼音名Ni Tan Xiǎn
别名 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 usifolium Ehrh.;S.cymbifolium(Ehrh.)Her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枝条纤长,黄绿色或黄白色,高8-20cm。茎及枝表皮细胞具多数螺纹及水孔。茎叶舌形,平展,长1-2mm,宽0.8-0.9mm,叶细胞无螺纹;枝叶阔卵圆形,内凹,先端兜状内卷,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狭长三角形,偏于叶片腹面。雌雄异株。 *** 器球形,集生于雄株头状枝或短枝顶端,每一苞叶叶腋间生1个;颈卵器生于雌株头状枝丛的雌器苞内;孢蒴球形或卵形,成熟时棕栗色,具小蒴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四季均生长。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性状
1.性状鉴别 本品呈缠绕的团状,黄绿色或黄白色。湿润展平后,茎长10-15cm,有4-5条丛生的分枝,茎生叶舌形,长1.5-1.7mm,枝生叶瓢状卵形,较茎生叶稍大。孢子**。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孢子**类圆形,直径22-25μm,表面具细疣。茎表皮细胞壁薄,具水孔。枝生叶表皮细胞壁有螺纹及水孔。
化学成份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α-caroten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γ-胡萝卜素(γ-carotene),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叶黄素环氧化物(lutein epoxide),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玉红黄质(rubixanth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侧金盏花黄质(adoni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堇黄质(violaxanthin),玉米黄质(mutatoxanthin),杜鹃花黄质(rhodoxanthin)等。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此外,同属植物中位泥炭藓含氨基酸,脂肪酸,多糖,木质素,泥炭藓玉红素(sphagnorubin),泥炭藓酸(sphagnum acid),泛醌-8(ubiquinone-8),泛醌-10(ubiquinone-10),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白齿泥炭藓含酚类(phenol)0.007%,单糖(monosaccharide)1.05%,二糖(disaccharide)0.75%,灰分(ash)0.086%,木质素(lignin)14.3%,纤维素(cellulose)17.64%,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22.2%,蛋白质(protein),淀粉(starch),以及微量元素钙、钾、氮、镁、磷、硫、钠、铁、铝、锰、硅等。 粗叶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β-隐黄质,叶黄素,叶黄素环氧化物,玉蜀黍黄质,玉红黄质,花药黄质,侧金盏花黄质,新黄质,堇黄质,玉米黄质,杜鹃花黄质等。还含钠、钾、钙、镁、铅、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glucose),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甘醇酸(glyc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性味淡;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止痒。主治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水苔是一种植物。
水苔(拉丁学名:Herba Sphagni,别名:泥炭藓),泥炭藓科泥炭藓属植物。水苔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它在中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形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作用价值:
广泛用于各种兰花的栽培,是种植栽培基质上等材料之一。
水苔使用前先把干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吸饱水的水苔会渐渐恢复生机,体积变大数倍,就可以用了。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养满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会和水苔自然结合一起生长。最大的好处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气,帮助植物根系发育,为根系制造一个比纯粹的营养水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好了,关于“苔藓有哪些作用?”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苔藓有哪些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