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admin 四季养生 2024-10-10 09:11:16 0 然后 这个 青龙

?《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文章目录列表:

?《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八两或一尺厚朴主消中焦腹满;五两厚朴主除胸满,化痰降气;四两厚朴主消上焦胸中气结胀满;三两厚朴主降气化痰;二两厚朴主降肺气以平喘或降气以助通便。

?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厚朴,《神农本草经》载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在《中药学》教材中,厚朴被放在化湿药中,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行气,平喘,临床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证、胃肠气滞证及肺气壅逆喘咳证,用量为3~9克。

在《伤寒论》中,厚朴入6方次;《金匮要略》中,入11方次;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有厚朴组方的方剂合计12方,而其用量又有半斤(八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一尺之别。可见,厚朴用量不同,其功效亦异。兹简述如下。

八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量用半斤(八两)的方剂包括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七物汤4方。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生姜半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是治疗脾虚腹胀的 方。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时,举了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的案例,其存在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厚朴货源紧张,二是老药工对年青医生不信任,后请本院老中医任应秋治疗,调整厚朴用量后,便取得佳效。任应秋先生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须当分。半夏半斤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由此看出,药物用量在组方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的关健。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反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从原文看,使用大承气汤的主证为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气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8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厚朴七物汤由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七味药组成,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厚朴三物汤出自同篇第10条:「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由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组成,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以上4方,都用厚朴八两,重用厚朴除腹满胀痛,但因病机不同,配伍药物不同。其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机为脾虚腹胀;大承汤病机为阳明腑实,以脉迟,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潮热,大便秘为主症;厚朴七物汤是太阳阳明合病,用桂枝汤去芍药解表,厚朴、大黄、枳实理气通便,消满;厚朴三物汤则以腹满、腹痛为主症,用厚朴、枳实理气助大黄通便泻实。可见,仲景用大量厚朴主要是消腹满,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中焦腹部。

一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一尺的方剂有麻子仁丸和厚朴大黄汤2方。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鞭,其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本方侧重通便,从组方中其它药物用量来看,一尺厚朴,不会少于芍药、枳实、大黄的用量,当在半斤和四两之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17条:「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从用量来看,本方厚朴、大黄、枳实都大于小承气汤中的药量,故本方证除「支饮胸满」外,当有大便秘之症,重剂厚朴消满,与大黄、枳实合用,并有泻下作用。因此,汉代一尺厚朴之量,应不大于八两,才能体现方中的治疗作用,但 不会少于小承气汤的厚朴量。

二至五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二两、三两、四两及五两的共有6个方剂。其中,厚朴用二两的分别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承气汤;用三两的是半夏厚朴汤;用四两的是栀子厚朴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五两的是厚朴麻黄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从原文来看,厚朴用二两,主要作用是降肺气助杏仁平喘。

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组成。《伤寒论》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8条:「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可见,小承气汤重在通便,厚朴用二两,与枳实配伍,降气助大黄通便。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组方为: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可见,厚朴用三两作用是降气化痰。

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用四两厚朴伍枳实除胀满,并用栀子除烦。《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汤主之。」用四两厚朴治胸中气结之胀满。可见,仲景用4两厚朴主要作用于胸部上焦以消胀除满。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第10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组方为: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斤,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此症以咳嗽喘逆明显,风寒水饮兼肺胃热,当是哮喘重症。另据《千金方》卷十有「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等句,可知用五两厚朴主要作用是除胸满化痰降气。

牢记方剂药物间比例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辨证、选方正确的前提下,制约疗效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药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

中医治病,有辨证、选方、用药等多个环节,辨证准确,选方正确,若药物用量比例错误,同样影响药效,所以,更应遵从各方药物配伍的比例关系,方能效如桴鼓。

从《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厚朴主要作用于上中二焦,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和肺气壅逆喘、咳证,并以降浊气为主。特别是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大黄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药物用量不同,故所治的病证亦异宜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在学习《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方法、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同时,更应将方剂药物间比例用量牢记于心,溯本求源,原汁原味继承先哲之经验,才能在临床中才能运用自如,提高疗效。

此外,关于汉代用药度、量、衡, 部门已研究证实,有提出汉代一两为今15.625克者,有提出为13.8克者,两者相差不大,但在临床中很少这样用。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讲解及大青龙汤医案

14.19?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咳而上气”是废话,主症就是“咽喉不利,脉数”。半夏厚朴汤,这个咽中好像吞着烤肉,那个感觉是食道咽喉不利,但半夏厚朴汤不是咳嗽,不牵涉到气管。那麦门冬汤牵涉到气管的咳嗽而咽喉不利,咳的很用力了,好像那口痰你怎么样都吐不出来。好像你的肺太干了,痰动不了,那你吃了麦门冬汤,它就会能够滑的出来。皂荚丸是“但坐不得眠”,是那口痰的那个位置会让你躺着会特别咳的厉害;脉浮是厚朴麻黄汤,脉沉是泽漆汤,麦门冬汤比较是肺阴虚,叫做肺萎,即纤维化,肺已经变成一个死掉的没有功能的组织,整个肺都已经萎缩不会作用了。方剂有麦门冬汤跟炙甘草汤。在咳而上气,咽喉不利的时候,还有脉数,阴虚的话他的气血就比较燥热,所以跳的会比较快一点啊,那就用麦门冬汤。麦门冬是从胃当做一个起点,把相生的这个脏腑哦,都让它重新长出来,它是一个能够让你那个断绝的组织重新再长回来的一味药。让肺重生的这个药方。皂荚丸偶尔吐的出一砣脏脏的痰嘛,黏黏的痰,那麦门冬就你那个痰好像干在里面都吐不出来了变成肺萎了。

14.20?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的话就知道这个邪气比较在表面,就是浮脉的话这个邪气比较偏表面,那弦脉的话就是有痰饮,小青龙汤主治。

14.21?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肺痈就是这个人的肺已经发炎到后来化脓了,所以他就会开始吐出脓了,有脓的话当然会胸比较闷,会冷的发抖,然后脉跳的特别快。最重要的主症就是你的痰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然后呢,到后来吐出来的已经是像米粥一样的浓了。排脓的话桔梗是一味很好用的药,那甘草是消炎很好用的药。桔梗甘草汤在少阴篇里面是治这个少阴喉咙痛的。肺部化脓这件事情,《金匮要略》里面就有收一个千金苇茎汤,就是孙思邈《千金要方》里的苇茎汤,就是芦苇根做的汤啊,那苇茎汤的话当然清热消炎的效果也很好。

14.22?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即前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 一面咳嗽一面觉得你咳得都透不过气来了;脉比浮还要更大,就是整个脉好像撑出来一样;咳到眼睛瞪大像甲状腺机能亢进这种 来的眼睛。用石膏,就是你一方面要把邪气发出来,一方面要祛痰,一方面要镇咳,一方面要清热.

14.23? 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葶苈熬令 (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去滓,顿服。葶苈子也是一个能把肺里面的那些痰饮清干净的药。 “喘鸣迫塞”就是一面咳一面喘好像透不过气的样子。痰饮不只是塞到你的肺,甚至好像要从肺里面满出来,弄的呢你的脸啊,你的眼睛啊都浮肿起来,然后鼻子里面塞满鼻涕,然后眼睛也容易流眼泪这样子哦,然后塞得你都闻不到味道了。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这些看起来像水的痰把它拔掉,然后连邪气一起拔掉。那在《金匮要略》里葶苈大枣泻肺汤还有另外一条是用来处理肺痈的。葶苈子要把它从下面排掉,所以所有的偏向水的痰哦,脓也算是,葶苈子也可以处理的到。

14.24?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不怎么咳,吐的出很多稀稀的痰,嘴巴不渴,肺的温度不够,能量不够。甘草干姜汤的辩证点就是不怎么咳,然后有吐稀痰,然后这个人不渴。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汤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感冒已经好了,可是常常呢都会吐的出一口痰来,胸口上面太冷了,吃理中丸。当脾胃不够暖的时候,其实你的整个上焦的水分哦,都不太会受管辖,因为脾也是代谢水分一个非常重要的脏。理中丸吃着吃着,脾比较不会生痰。

14.25?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炙甘草汤如果拿来治咳嗽,我们不说他一定肺部纤维化有多严重,主症是咳然后吐很多稀痰,喉咙跟嘴巴却很干,脉是浮细而数。矽肺证造成肺部纤维化的人。从这个十枣汤到炙甘草汤用。吐很多稀痰,嘴巴干是肺痿是炙甘草汤。如果不干的是肺冷,是甘草干姜汤。咳嗽的时候会牵动气管发出这种啵罗啵罗的声音,气管有很多痰,是射干麻黄汤;如果是觉得喉咙塞塞的,食道有很多痰,那是半夏厚朴汤;咳的很凶,有痰咳不出来,是麦门冬汤。咳的很凶,伴随着你一面咳一面喘,都透不过气来一样,是肺胀,咳的不能躺下来,那如果是有这个很浓很黏的痰,那就是皂荚丸;那如果是是比较稀的痰饮,脉是浮弦的,那就是小青龙汤。余无言的医案:夏天感冒,受凉后就开始烦躁不安那这样子,变成大青龙汤证,一般来讲纯粹受寒的这个麻黄汤证其实多半是冬天多一些,冬天比较会有麻黄汤证,可是大青龙汤证的话就不一定在冬天了。大青龙汤证是表面是寒的,包在里面的热证,那因为是夏天,所以这个人可能津液不足,容易有里热的现象,容易构成大青龙汤证。用这个麻黄四钱,石膏四两,而且他的做法是先煎石膏,其实石膏只要锤的够碎就好了,不是一定需要先煎的,俞长荣的医案:乍看之下是像少阴证,脉是浮的,然后摸他两个小腿是有点热的,他就觉得说如果是少阴证的话小腿应该不会比较热的,小腿会觉得比较冷才对,所以他就断定是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一条是完整的麻黄汤证再加一个烦躁,一条是身重乍有轻,就是身体沉重,然后偶尔轻一下,但是又不是少阴证,又不是少阴病。高鼓峰的医案:得的是疟病,然后出汗不止,然后呢用了大青龙汤反而汗就止了。姚贞白医案:喘,开桂枝厚朴杏子汤。如果是表实的人,桂枝汤的药性发不出来,里面闷着就变成里热了,所以之后就变成大青龙汤证了,所以就用大青龙汤来医他,后来再用竹叶石膏汤来收功。刘渡舟溢饮案: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那问过之后是冬天用冷水洗衣服以后呢,手受了寒,然后手就变成这个样子。那这是里面有这个寒邪哦,造成里面有寒饮塞住你手的经络,所以会不通则痛哦,用治溢饮的方法开了大青龙汤,那就好了。天气忽然变冷了,手吹到冷风了,会觉得自己好像感冒了,又好像没有感冒,就是你的手呢会觉得烦,会觉得痛,但这个痛呢,是肉里面酸痛酸痛,手脚很烦,那这样子其实就有可能是溢饮了。朱进忠的医案:男高烧七天,医生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给予 四天又用中药的清热解毒清凉解表的这个方法来治,体温很高,然后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然后烦躁不安,那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证,先是吃西药一个礼拜没有效,用银翘散,用白虎汤又没有效,有恶寒就不会是白虎汤对不对,然后又有烦躁又无汗,那标准的大青龙汤证嘛,那像这个寒包火的大青龙汤证,除了溢饮是标准的使用之外,还有就比如说有一种头痛是所谓的寒包火头痛,就是这个头痛是天气冷的时候发作,而你在头痛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你的牙龈是肿肿的,可能有嘴巴破,就是里面有上火,那这个外面吹冷风头而痛,然后里面却还在上火,这也是种寒包火。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哦,小腿疼痛不能活动三天了,细菌的感染钩端螺旋体,变得喉咙痛,身体痛,然后用银翘散又没有用,脉浮紧啊,身疼痛啊,烦躁都有啦,虽然这个西医叫他什么钩端螺旋体,然后那什么其他中医叫湿温,但是主症结构是大青龙汤证就用啊。葛根芩连汤的医案,伤寒的邪气内陷把我们身体上升的热水之气打断,然后这个水汽掉下来,然后拉肚子那这个再来呢,闫云科的大青龙汤证的医案啊,他就是,麻黄汤证大家是很清楚的,那心烦也是有看到,但是他一直还不太敢开大青龙汤,中间还开了一次柴胡汤。那后来呢,他就看到这个人呢,在这个麻黄汤证框架之下呢,还有心烦想喝冷饮,他就觉得说哦,这个应该是用大青龙汤,然后就好了,那当然他这个医案也没什么太特别的,他老师评论就是说,这个汤剂一开始就大青龙汤证,你用那个柴胡汤是发神经啊,柴胡汤是脉弦才要用的,这根本就不对,幸好是没被你医坏啊,不然的话就是很不好啊,就是这样一回事。恶寒证啊,观光这个黄土高原啦,感冒不好,主症的话,恶寒有,身体痛也有,没有看到有直接的烦,可是呢,口渴也有,想喝冷饮也有,可能是有里热证,所以用大青龙汤这样子,夏天哦,有人掉到水里面,然后变成大青龙汤证,如果不是用大青龙汤立刻治好的话呢,到后来呢就会变成大叶性肺炎。大青龙汤,但是没有加这个生姜跟大枣是叫做麻黄汤加石膏,还是麻杏甘石汤加桂枝啊,一开始喝好了一大半,后来呢又有一点不舒服,就觉得再喝一次哦,补充药性,然后就死了。那所以大青龙汤就是他的麻黄剂量有那么重啊,所以当病人比较虚的时候就会让人虚脱而死。姜跟枣到底能够帮助这个药啊,药性比较行走营卫哦,就是让这个药性比较从营卫出来的话就会比较缓和一点点。那如果直接就靠那个麻黄那样子冲出来的话,因为大青龙汤不等于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是麻黄跟……因为麻杏甘石汤证没有汗可以发,所以呢石膏跟麻黄会相互牵制药性,让彼此变温和,可是大青龙汤证是石膏发石膏汗,麻黄发麻黄汗,所以会发的很严重。

好了,关于“?《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分享: